为了让电子产品彻底告别电源线的束缚,实现“隔空传电”,具有便捷、易用、互通、兼容等优势的“无线充电”概念近几年被热炒起来,并正在快速地产品化。国内外企业为提前抢占市场,都在积极地进行相关研发,也使得相关专利申请量在近几年出现了大幅的增长。
面对快速增长的市场需求以及竞争压力,业内专家表示,国内企业应不断加强自主创新,摆脱国际巨头对核心技术的垄断,并尽快制定技术规划,力争成为引领科技潮流的先锋。
现状 专利申请大幅增长,产品市场快速扩张
近期,随着三星电子、LG电子等备受瞩目的国外企业在智能手机中引入无线充电技术,无线充电市场快速扩张,美、日、韩等国均走在前列,这也更加刺激了国内外企业积极进行相关研发活动。据市场调查机构Displaybank近期发行的“移动无线充电技术核心专利分析”的报告显示,无线充电技术的核心专利申请正在急速增长当中。从全球无线充电技术专利申请分布来看,美国的专利申请量居冠,紧随其后的是韩国和日本。在该技术领域主要专利申请人方面,几乎都是国际巨头公司和跨国企业。其中,美国夸尔柯姆股份有限公司的专利申请量居多,而韩国的LG电子株式会社、三星电子株式会社、日本的索尼化学株式会社也是较为活跃的专利申请人。我国无线充电相关专利申请量从2006年开始呈现明显增长趋势,尤其是2006年到2009年之间,相关专利申请量逐年增加,并于2011年达到顶峰。
深圳市澳科电源技术有限公司营运经理胡良水告诉记者,无线充电技术其实很早就已应用在一些电子产品中,只因应用量少而未被关注。2008年底,全球首个推动无线充电技术的标准化组织——无线充电联盟(下称联盟)成立,并推出Qi无线充电标准,全世界超过百家知名企业成为联盟会员。“联盟的成立有效统一了众多技术商家各自为准的杂乱局面,使全世界流通的无线充电设备之间都能互相兼容通用,对无线充电日后的有序发展和资源整合起到了重要作用。”同时,联盟的成立也使得无线充电概念开始被商家和大众关注,有效帮助国内电子企业向市场和用户提供全新的低能耗、高兼容的无线充电设备。“国内消费者及生产商家已开始意识到无线充电产品时代的来临,很多商家已在进行研发或制定无线充电产品生产及市场规划,预计明年将会有更多无线充电产品面市。”
问题 芯片技术受制于人,产品性能存在差距
虽然未来市场前景看好,但对于国内企业来说,目前的发展仍存在一定阻碍。胡良水告诉记者,到目前为止,Qi无线充电标准相关硬件核心芯片一直被少数几家国外企业所控制,国内企业在无线充电市场中更多的还只是扮演着生产代工的角色。“国内尚未有开发集成并取得认证的核心芯片商,如果要取得Qi无线充电产品销售资质,则需要加入联盟成为会员,每年交付一定数额的会员费用,才有资格申请付费Qi标准的认证,但即使通过了认证,在很多技术规则方面我们也都受制于人,处于被动状态。很多芯片要从国外芯片商那儿购买,因此大部分利润还是被标准制定机构和国外芯片商垄断。”
从近年来提交的无线充电相关专利申请中也可以看出,国内外也存在一定差异。除均在发电、变电和配电领域有大量专利申请外,美国、韩国、日本、荷兰、澳大利亚等国家的专利申请都涉及了整个电通信技术领域,且这些国家主要电子企业的专利申请还涉及硬件核心的芯片技术,而国内的专利申请主要集中在基本电气元件上。
那么,国内与国外产品在技术水平上又有什么差别呢?胡良水告诉记者,如果单纯从无线充电技术实现方面来讲,国内外没有太大差别,不同的是国内外的产品定位有差距,硬件差别主要体现在一些高性能元器件的应用上,而高性能元器件会对整个产品的性能产生影响。“国外的产品成本概念不强,他们更注重从外观和性能上把产品做得更精细,而国内则偏重低成本实现,因而会在产品性能上做一定的牺牲。”
建议 加强企业研发能力,积极制定技术规划
为了争取芯片上的利润空间,国内开发商纷纷将精力投入到研发兼容Qi标准产品技术的工作中。针对国内无线充电技术现状,胡良水认为,国内企业和科研机构应加强自主研发能力,开发出符合Qi标准认证的无线充电方案并集成芯片,打破国外芯片商垄断的局面,再充分利用我国的成本优势,在国际市场上争取利益。
同时,要想争取未来市场更大的利润,与国际巨头分享无线充电市场成果,除了研发出自已的核心芯片,摆脱国外企业的垄断外,国内企业更需要有能力和决心自已制定技术规划。“我国相关企业和机构在展望未来的同时,不应仅停留在跟随一些技术变革带来的产品生产代工的利润上,而应当带领无线充电行业,为一些新的技术规划制定我们自已的标准并加以推广和应用,唯有如此我们才能避免受制于人,使大部分利润落入国外企业手中。”胡良水表示。
据调查资料显示,到2013年,全球无线充电潜在市场容量将接近140亿美元,到2014年,无线充电设备的出货量将达到2亿5千万台。作为世界最大的无线移动通讯市场,我国对于无线充电产品的需求将不断增长。尤其是随着消费者对无线充电认识的加强,国内企业还应积极参与和研究市场,拓展产品宽度,提高我国产品在市场上的竞争力。(知识产权报)